为全面推动和提升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知识产权创造、运用、保护、管理能力,切实增强科技创新能力,以适应“海洋强国”战略、“一带一路”战略的技术创新需求,从2013年下半年起,中船集团以30余家成员单位为主体,以重点项目和关键技术为抓手,启动实施为期两年半的“知识产权促进工程”,为中船集团“科技引领、转型发展”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大幅攀升。2014年,中船集团共申请专利1093件,年度申请首次突破千件,同比增长61.2%,其中,发明专利申请497件,占比45%;截至2014年底,累计有效专利达到2396件,同比激增91.8%。
知识产权与重点产品研发和保护加速融合。各成员单位从核心产品中梳理出50多项关键技术,开展专利战略研究,制定专利布局策略,切实发挥专利情报对科技研发和市场经营的支撑作用。例如,江南造船(集团)有限责任公司积极开展“vlgc船百项专利工程”,拟编织形成完整的“vlgc船”专利保护网络;系统工程院在“舰船航空保障技术”、“智能船soms系统”等领域加强策划,初步形成借鉴及自主布局策略。
知识产权与科研项目联系日益紧密。各单位选择40多项国家级或行业级重点项目,开展知识产权全过程管理,明确了项目实施各重要阶段或节点的工作内容,有效保护了项目中的技术创新。例如,沪东重机从“小缸径低速柴油机”项目的立项开始,就注重知识产权工作介入;沪东中华针对“lng液货围护系统”项目,系统提出技术借鉴、专利布局、风险规避等措施。
知识产权意识和能力明显提升。累计培训各成员单位知识产权主管领导、工作人员和部分技术人员140余人次,从国家及船舶行业知识产权形势、知识产权法律风险防控、知识产权全过程管理、专利信息利用及战略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宣讲,大幅提升了对知识产权重要性的宏观认识和实务操作能力,为提高知识产权精细化管理水平,促进知识产权工作融入企业科研、生产及经营夯实基础。
知识产权激励机制逐步健全。一方面,通过评选先进单位、设置专利奖、奖励专利申请等方式,鼓励成员单位加大专利储备、提高实施转化效益;另一方面,对于知识产权工作开展不力的单位,则采取必要的惩处措施给予反向激励。双向激励措施相互结合,将有效提高成员单位的创新积极性,促使知识产权工作由“任务驱动”向“自主自发”转变,为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制度保障。
2015年是中船集团知识产权促进工程的收官之年,面对新形势、新要求,中船集团将进一步加强专业指导和过程考核,督促指导成员单位高效落实各项工作,提升科技创新能力、支撑企业转型发展,真正促进知识产权融入企业的生产经营,为企业发展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,为国防科技工业的创新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。